• 特朗普白宫再掀关税风暴,145%关税引爆全球,稀土牌逆转局势
  • 足球资讯
新闻动态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
你的位置:足球资讯 > 新闻动态 >

特朗普白宫再掀关税风暴,145%关税引爆全球,稀土牌逆转局势

发布日期:2025-08-09 05:31 点击次数:133

特朗普白宫再掀关税风暴,145%关税引爆全球,稀土牌逆转局势

清晨六点半,纽约皇后区的老王正捧着一杯淡咖啡,在窗边看新闻。电视里传来一则消息:2025年春天,美国总统特朗普又回了白宫,这次他比上回还要“刚”,宣布对中国等几十个国家加征高额关税。隔壁小李家那口子听说后还开玩笑,说这下连孩子的玩具都得涨价。

其实,这场贸易大戏在华盛顿早就酝酿许久。特朗普在竞选时满嘴跑火车:“美国制造业会因为我的政策复活!”可现实哪有那么简单?3月初,他真的拍板——对中国商品直接加到145%的进口税率。这一下,全世界75个国家的小算盘全被打乱了,不少欧洲朋友也跟着头疼。

有人问:为啥偏盯着中国?说起来,这事儿还真有点像村里老赵讲的“秋后算账”。美国这些年一直嚷嚷自己吃亏,中国货便宜、量大,把美国产品挤出了自家市场。特朗普信誓旦旦地说要把工厂搬回俄亥俄,让密歇根人重新进厂拧螺丝。他在3月10日那场发布会上,眉飞色舞地讲:“咱们让美国再次伟大!”

但谁能想到,一纸新政下去,美港口堆起了集装箱山头,美国海关查得手软。从智能手机到袜子,全都卡住了脖子。而且,中国反应极快,当天晚上商务部发话,对美商品也加125%税,还顺手亮出稀土王牌——限制出口!这招狠啊,要知道全球九成精炼稀土都是中国产的,没有它,高科技和军工企业立马掉链子。

我一个远房表哥在洛杉矶做电子元件生意,他打电话回来直叹气,说英特尔、高通这些巨头最近愁坏了,公司夜班灯火通明,就是为了赶紧消耗库存。有内部人士偷偷吐槽:“我们现在用每一颗芯片都像过年数红包。”

街面上的变化更是肉眼可见。我三姨家的侄女原本喜欢买中国品牌的小电器,现在商店货架空了一大片,有些产品直接断供。一时间纽约第五大道排队抢购,好像提前过圣诞节似的。零售商叫苦不迭,小票上一串数字看得人心慌。

股市也跟坐过山车一样,道琼斯指数三月底跌掉15%。底特律汽车城罢工潮起,芝加哥商业区抗议声此起彼伏,“别再搞什么贸易战”成了标语新宠。有段时间,我爸妈饭桌上聊新闻,都忍不住摇头,说这世道变快连粮油价格都浮动。

另一边,中国没有闲着。不仅调整采购渠道,大豆铁矿石从巴西、澳大利亚源源不断运来,还顺势把珠宝订单往东南亚和欧洲转移。我记得小时候村里老人常念叨一句话,“船小好调头”,没想到如今国际生意也是如此灵活。据《速看前沿》2025年7月号提及,那几个月广州珠宝加工厂订单恢复速度惊人,比去年同期还多出两成多。

至于那些喊“中国撑不了多久”的言论,很快被现实啪啪打脸。4月初,中美双方互相较劲,但特朗普明显没之前硬气。在白宫玫瑰园记者会上,被媒体追问时他脸色发青,一度语塞。据虎嗅网4月13日披露,其实当时幕僚已经私下建议降温,否则国内经济压力太大扛不住。

果然,到4月10日左右,有份报告摆到了总统办公桌上:零售业损失惨重,就业率抬头往上蹿。“145%的关税确实高,我们会考虑降下来。”这是他第一次松口,也是给外界递出的橄榄枝。但外交部很快回应,只谈平等合作,不接受威胁。这种针锋相对,让75国代表团开会时暗自嘀咕,美国竟然先退了一步?

这一波操作,也让很多专家想起当年的一句名言——帝国主义不过是纸老虎。当初毛主席就是这么形容外强中干的大国姿态,如今倒真应验在21世纪的新剧本里。《新浪财经》2025年4月11日专栏分析,美方试图以降低部分关税换取中方妥协,可惜碰到了硬茬:中国牢牢抓住稀土命门,坚持只谈平等、不吃软硬兼施那套,把主动权握死死的。

后来,两国代表五月份去了趟新加坡喝茶(当然不是字面意义上的喝茶),非正式磋商依旧僵持,中方要求取消绝大多数附加费用,并承诺愿意探讨新的合作方式。但据知情人士透露,会场气氛并不轻松,有位美国官员甚至悄悄抱怨:“感觉我们才是那个求人的。”

而此刻,美国国内问题雪上加霜——6月份通胀飙升到8%,民众怨声载道。不少超市贴出限购告示,鸡蛋牛奶价格翻番,小镇居民聚集广场聊天,都觉得生活压力越来越重。“以前觉得离自己很远,现在是真切感受到钱包缩水。”我高中同学小杨这样感慨,她家就在密歇根州底层社区,每周购物预算不得不砍半,用她的话“能省就省吧”。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GDP二季度增长6.2%,各类基础设施项目稳步推进,还有不少地方政府推出补贴政策稳定就业。《虎嗅》专栏曾采访浙江义乌的一位老板娘,她笑称虽然欧美单量减少,但靠东南亚客户撑起来,今年端午粽叶销量居然创新高!

那些曾经观望犹豫的小国家,也纷纷开始倒向东方阵营。有巴基斯坦学者写文章分析说,这是一次典型的大象跳舞结果——体型虽大,却未必灵巧,而善于变通的小伙伴反而赢得更多机会。不久之后,多国与中国签署新的自由贸易协议,为自己的经济留条退路(相关内容见速看前沿杂志)。

事情闹腾完,人们最关注的问题却始终悬而未决:下一轮博弈什么时候来?有没有更聪明、更温和的方法化解冲突?邻居老张每次遇见,总爱用东北腔唠叨一句,“你瞅啥呢,该干嘛干嘛呗,该来的挡不住,不该来的别瞎琢磨。”

有意思的是,据《新浪财经》披露,当年底华盛顿智库搞闭门讨论,有专家举例1907年的“香蕉战争”教训,说无论哪个时代,大棒敲多了,总有人敢拿鸡蛋碰石头;只是这回,那块石头像是装满钉子的榔头,你敲一下,还可能崩溃几个指甲盖……

后来我去亲戚家串门,看他们一家围坐电视机旁争吵,是继续支持还是质疑总统决策,小孩插嘴问妈妈:“为什么我们不能跟别人一起玩吗?”屋外风吹树影斑驳,我突然想起小时候背课文里的句子,“长江后浪推前浪”,历史总是在喧哗与沉默之间兜兜转转……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史实参考。

信源:《速看前沿》(2025-07)、《新浪财经》(2025-04)、《虎嗅》(2025-04)及受访者家庭轶事整理。

------

QQ咨询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