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一架飞机降落在延安,机舱里走出一位国民党将领,手里捏着老蒋的亲笔信,脸上堆着笑,心里却揣着刀。三天后,毛泽东踏上重庆的土地,全中国的报纸头版炸开了锅:这位敢单刀赴会的共产党领袖,究竟是英雄还是“傻子”?更绝的是,谈判桌上老蒋突然掏心掏肺:“主席啊,我有句真心话……”话音未落,毛泽东一句回应让他当场黑脸离席。这场暗藏杀机的“鸿门宴”里子比面子精彩十倍——有人假笑递茶,有人袖里藏枪,而历史的转折点,往往藏在最客套的寒暄里。 老蒋的算盘珠子都快崩到人脸上了。一边在报纸上高喊“和平建国”,一边密令胡宗南调集20万大军包围陕甘宁边区。他给毛泽东连发三封电报的架势,活像黄鼠狼给鸡拜年,生怕别人看不出他牙缝里的肉渣。可当毛泽东真带着周恩来踏进重庆,老蒋反倒慌了神——欢迎宴会上,他举着红酒夸主席“胆识过人”,转头就偷偷问戴笠:“机场到市区埋伏点安排好了没?” 谈判桌上更是一出荒诞剧。国民党代表拍着《建国大纲》嚷嚷“军队国家化”,眼睛却死死盯着共产党代表的茶杯,仿佛里面藏着百万雄兵。最绝的是老蒋突然的“真情告白”:“咱们别搞军队了,专心搞政治多好?”这话好比老虎劝山羊:“你把角锯了,咱俩就能当兄弟。” 重庆街头卖报的小孩都嗅出火药味。茶馆里穿长衫的教书先生摇头:“一个要联合政府,一个想独吞江山,这哪是谈判?分明是两把算盘对打。”卖香烟的老农说得更直白:“蒋老板的‘和平'就像我筐里的烂梨——表面光溜,一捏一包水。” 毛泽东白天谈联合执政,晚上在桂园写《沁园春·雪》,一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让国民党文胆们集体失眠。周恩来更绝,把国民党提出的“缩编红军”方案当场算账:按他们的算法,共产党每支枪得配三个士兵轮流扛——因为整编后人均子弹还不够打场麻雀战。 《双十协定》墨迹未干,老蒋的参谋部已在地图上画好了进攻箭头。但戏还得演下去:南京报纸头版登着“和平曙光”,背面的征兵告示却贴满了菜市场。美国调停代表马歇尔被当猴耍——这边向他保证停火,那边国民党军已拿下张家口。 最讽刺的是重庆市民的反应。当两党代表在协定上签字时,茶馆里爆发出零星掌声,卖炒货的小贩却嘟囔:“签吧,等打起来我的瓜子能涨价。”果然,协定里“和平建国”四个大字,很快被枪炮声震成了碎纸片。 1946年春,东北战场的枪声揭穿了所有谎言。老蒋的“五大主力”开着美式坦克冲进解放区,才发现对手早挖好了反坦克壕——原来毛泽东在谈判期间,早通过地下党把国民党军事情报摸了个底掉。更打脸的是,被强迫整编的八路军战士,一夜间变出三倍兵力,活像孙悟空拔了把毫毛。 美国记者白修德在回忆录》里写道:“蒋介石的谈判代表还在重庆吃牛排,他们的军队已在山东吃了败仗。”最绝的是被俘的国民党师长抱怨:“共军打仗不讲武德!说好大家都用步枪,他们突然掏出土炮!” 1947年,南京的“庆功宴”越来越寒酸。老蒋对着地图上越来越小的控制区,突然想起毛泽东在重庆说过的话:“没有人民的军队,就没有人民的一切。”现在他懂了——他的美械师能占领城市,却守不住村口的磨盘。 更糟的是美国人开始撤梯子。杜鲁门政府发现,给再多的枪炮也填不满国民党这个无底洞。上海资本家说得犀利:“蒋公的军队像我家抽大烟的儿子,钱给得越多,败家越快。”而解放区的农民正用独轮车推出淮海战役的胜利,他们还记得毛泽东在重庆说的话:“谁给土地,老百姓就帮谁推车。” 现在某些人翻出老照片,指着重庆谈判的合影夸“民国风度”,却绝口不提背后的刀光剑影。按这逻辑,黄世仁找杨白劳“商量”卖喜儿,也能算绅士谈判了?老蒋的“肺腑之言”翻译过来就一句:“你把枪扔了,我保证不开枪。”可惜历史不是言情小说,1949年南京总统府的青天白日旗落地时,连美国顾问都承认:“骗子最大的失误,是以为别人都比自己傻。” 现在网上“民国粉”总说当年若接受老蒋的“联合政府”,中国就能避免内战——可他们从不说这“联合”的代价是共产党交出枪杆子。这就好比劝人“你把防盗门拆了,小偷肯定不偷你家”,您说这到底是天真还是装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