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这次太惨,真不该笑!高速通车仅一月,大雨浇成河
  • 足球资讯
产品展示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
你的位置:足球资讯 > 产品展示 >

印度这次太惨,真不该笑!高速通车仅一月,大雨浇成河

发布日期:2025-07-14 14:52 点击次数:151

滂沱大雨中,本应车辆川流不息的高速公路此刻已完全被浑浊的水流覆盖。

湍急的水流漫过路基,形成近百米宽的"河道",几名工程人员站在齐膝深的水中试图疏通排水口,却显得无能为力。

这不是某条山间野径,而是印度耗资460亿卢比建设的孟买-那格浦尔高速公路——在通车仅三十天后,这条被官方宣称为"印度现代互联互通象征"的工程正经历着残酷考验。

该高速公路项目作为印度基建野心的标志性工程,位于季风多发的马哈拉施特拉邦。

6月初通车的仪式上,当地官员曾自豪宣告这条公路"将改变区域经济版图"。

随着西南季风带来的持续强降水,道路排水系统很快暴露严重缺陷。

无人机拍摄画面显示,长约1.2公里的路段完全浸泡在水流中,小型车辆根本无法通行。

"道路完全被水流覆盖,形同河流。"

在社交媒体疯传的现场视频里,湍急水流不仅横向穿越道路,更沿路面形成浅水河道。

有印度网民以黑色幽默评论称其为"多功能创新设计":旱季通行车辆,雨季化身灌溉水道,试图为官方辩解。

但现实却揭示了更深层问题——工程专家实地考察后指出,路面汇水区的排水孔径设计过小,部分排水管甚至存在错位安装的施工瑕疵。

值得关注的是,这并非孤例。

翻阅近两年记录可发现,印度多个邦的新建公路都曾在季风期出现类似"道路变河"景象。

就在上季度,卡纳塔克邦某刚竣工的国道同样因连续降水发生路面坍塌。

这些案例共同指向基础设施建设中忽视水文数据的通病。

马哈拉施特拉邦气象中心数据显示,本次季风降雨量其实并未突破十年极值,设计者参考的却是欧美平原地区排水标准,而非本地季风气候特征。

在民生层面,这条公路瘫痪影响已开始传导。

由于该路段连接农产品集散区,数千吨水果蔬菜运输延误导致市场价格波动。

当地商户阿米尔通过视频镜头展示积压仓库开始腐烂的芒果:"我们支持国家建设,但现在损失该由谁承担?"

与此同时,印度政府雄心勃勃的基建计划仍在推进。

去年宣布的"1.4万亿美元国家基建计划"中,仅公路部分就规划新增5万公里高速公路网。

财政部最新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基建领域投资同比增幅达34%,这种"速度优先"的策略引发工程界担忧。

印度工程师协会副会长库马尔博士接受采访时强调:"雨季每年都会降临,排水系统本该是基础中的基础。

当工程忽视地理水文数据,再宏大的设计都将在自然力量前溃败。"

面对舆论风暴,邦政府已成立联合调查组,承诺三日内完成排水系统抢修。

但其声明中"异常天气导致积水"的措辞,又与气象部门公布的降水正常区间形成微妙反差。

这种辩解让民众回想起去年德里桥梁倾覆事故后,官方同样首先归咎于"超载车辆",而非结构设计缺陷。

更具深意的是,孟买城市规划专家观察到:二十公里外建于英殖时期的孟买-浦那旧国道上,同样遭遇持续暴雨却未见积水。

这条1930年代建成的公路在2016年大修时,工程师特意扩大排水通道截面,使其能承受百年一遇的洪峰考验。

历史与现实的反差,引发人们对基建理念的再思考:究竟是华而不实的"面子工程"重要,还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专业品质更值得追求?

随着季风锋面继续推进,印度其他地区的在建公路正面临相似气候挑战。

工程监督机构最新警告显示,北部拉贾斯坦邦三处在建高架路段同样存在排水隐患。

在舆论追问下,国家公路管理局最终表态将在全国开展排水系统特别审查,这或许是被暴雨冲刷出的珍贵教训。

(某位网友在评论区的疑问值得我们共同思考:印度近年来多个基础设施项目被指存在质量问题,您认为最需要改进的环节是什么?

是设计标准本土化?

施工监管强化?

还是验收机制改革?

#换个角度看世界#

------

QQ咨询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