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那场男篮热身赛打完,朋友圈里炸开了锅。中国队拼下荷兰队本是好事,可队长赵睿的3分2篮板1助攻数据,愣是被截图传得到处都是。有球迷在论坛发帖直接开喷:"这种表现还好意思当队长?趁早让位给年轻人!" 这话说得有点急。翻翻赛程表就知道,这是奥运落选赛前最后几场练兵。郭士强把余嘉豪、王俊杰几个新人轮换时间拉到30分钟,连廖三宁都提上首发试阵。老将们收着打再正常不过——胡金秋上场时间压缩到18分钟,比常规轮换少了将近一半。 赵睿这赛季确实够累。从CBA季后赛到国家队集训,一个月打了15场高强度比赛。郭士强赛后特意解释:"老队员的体能要细水长流。"这话在理,当年易建联打热身赛也常留力,到正赛该拼的时候从没含糊过。 要说赵睿关键时刻的表现,去年世界杯打南苏丹那场最有说服力。当时他带着手腕伤势硬砍13分,防守端把对方后卫防得直跺脚。亚预赛对日本队更不用说,攻防两端都是定海神针。这种球员的价值,哪是热身赛数据能体现的? 现在嚷嚷换队长的人可能忘了,国内能顶替赵睿的后卫真不好找。既要能组织进攻,又要能防守对方箭头人物,还得在更衣室镇得住场子。放眼联赛,能满足这三条的屈指可数。 热身赛本来就是试错的地方。新人冒头值得高兴,老将调整需要耐心。等到了落选赛真刀真枪的较量,这些身经百战的老兵自然知道什么时候该拼命。球衣胸前的国旗,从来不是装饰品。 篮球场上最金贵的,永远是关键时刻能站出来的那颗大心脏。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