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俄罗斯总统普京与美国前总统特朗普计划于8月15日在阿拉斯加举行会面,国际社会对俄乌冲突的走向再度聚焦。此次会晤被视为美俄关系的重要转折点,也是自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两国领导人首次就结束冲突进行实质性对话。分析人士指出,尽管会面可能推动局部停火协议的达成,但俄军在特定区域的军事行动仍将持续,地缘博弈的复杂性远未消解。 会面背景:美俄博弈的"新变数"此次普京与特朗普的接触,被视为自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俄之间罕见的实质性互动。尽管特朗普已卸任,但其在美国政坛的影响力及对俄政策的连贯性仍被莫斯科视为重要变量。分析指出,双方可能聚焦能源合作、乌克兰问题局部解决方案及欧洲安全架构重构等议题。莫斯科大学国际关系教授伊万·科诺瓦洛夫认为:"会面本身即传递出信号——美俄均意识到完全脱钩不符合双方利益,但对话能否转化为实质进展,仍需观察具体条款设计。"学者解读:"局部停火"的三重逻辑1. 战场胶着与资源消耗的现实当前俄乌在顿巴斯地区形成对峙,双方均面临人员与装备损耗压力。基辅国际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奥列格·博洛托夫指出:"局部停火可为双方提供喘息空间,尤其在冬季来临前巩固防线。"军事专家张学峰分析,俄军在库皮扬斯克、谢韦尔斯克、红利曼等方向的防御出现松动,而乌军在红军城等地的反击表明战场态势可能发生质变。俄军通过无人机和滑翔炸弹的使用,正在改变战术以维持优势。2. 西方内部分化带来的机会窗口随着欧洲能源危机加剧及美国对乌援助政策争议,俄方可能借机推动"分区域控制"方案。美国企业研究所欧洲问题专家约翰·赫尔曼认为:"莫斯科或试图复制叙利亚模式,通过冻结部分战线换取国际承认既得利益。"特朗普政府将促成俄乌停火作为外交优先事项,旨在减少对乌援助、聚焦印太战略,并兑现竞选承诺。然而,美欧立场差异显著,美国倾向减少对乌援助,而欧洲追加军援以维护自身安全,复杂博弈增加了停火难度。3. 战略缓冲区的构建需求俄军事杂志《军工信使》主编维克托·穆拉霍夫斯基分析:"即使达成停火,俄军仍需控制哈尔科夫至第聂伯河一线,以确保克里米亚与顿巴斯的安全走廊。"俄罗斯通过部分动员和公投,将顿涅茨克、卢甘斯克、扎波罗热、赫尔松四州纳入版图,戏剧性地将北约东扩转变为俄罗斯的西扩。这种战略调整旨在建立缓冲带,对抗西方扩张。军事行动持续性的三大动因1. 未达成的战略目标俄联邦委员会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格里戈里·卡拉辛强调:"特别军事行动的核心目标——去军事化、去纳粹化及中立化尚未完全实现。"尽管俄军控制了乌东四州,但乌方拒绝承认被占领土归属,美方暗示乌可能需放弃部分领土。领土问题仍是双方难以解开的死结。2. 国内政治与民族主义驱动俄罗斯内部帝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情绪高涨,普京政权通过强调"俄罗斯不高兴"的情绪,动员民众支持军事行动。部分动员和公投显示其不愿妥协,旨在巩固国内支持。3. 战场优势与技术升级俄军在多个轴线发动攻势,使用无人机和滑翔炸弹提升效率。军事专家张学峰指出,俄军技术战术改善,如无人机使用量大幅增加,滑翔制导炸弹运用频繁,战术上采用全面渗透式打击。而乌军因西方援助减少处于劣势,瑟尔斯基表示俄军每月增加新兵,计划年底前组建10个师,乌方被迫继续动员。国际反应与博弈• 美欧分歧:美国倾向减少对乌援助以推动停火,而欧洲追加军援以维护自身安全,双方博弈增加停火难度。• 学者评论:俄罗斯军事专家认为乌军装备和经验不足,难以在正规战中取胜;美方承认乌获胜可能性低,但俄需付出高代价。• 舆论战:双方利用社交媒体和"深度伪造"技术影响公众认知,信息战成为冲突延伸。BBC曾将乌军炮击顿涅茨克的画面描述为俄军攻击哈尔科夫,引发信任危机。结论:停火与冲突的辩证普京与特朗普的会面可能推动局部停火,尤其在能源领域,但全面停火仍受领土、安全及执行机制等根本问题制约。俄军将持续军事行动以巩固战场优势,直至达成战略目标。国际社会需平衡美俄利益,推动妥协方案,但当前分歧显著,和平进程仍存不确定性。正如莫斯科国立国际关系学院分析中心主任伊万·季莫费耶夫所言:"俄乌冲突时间延长、西方援乌立场趋于统一并成倍增加军援、俄罗斯外交孤立等预测正在变成现实。"在这场21世纪的"新冷战"中,和平的曙光仍需穿越重重迷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