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怀仁市湿地资源以植被茂密、水源丰富的特色,吸引了大批珍稀候鸟栖息繁衍。”7月6日,《中国周刊》融媒体中心从山西怀仁市获悉,该市立足本地实际,近年来不断提升对候鸟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积极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全面加大候鸟保护力度,为候鸟营造安全、舒适的栖息环境,奏响生态文明建设的和谐乐章。 拓展巩固湿地修复工程 近年来,怀仁市口泉河等重要湿地保护区完成库区岸堤绿化13.6公里,播种芦苇、水葱等水生植物10800平方米,依托围网封育和促进自然恢复手段,扩大水源地植被恢复面积628.9亩,形成稳固的绿色屏障,推动水源质量持续改善。 监测数据显示,口泉河库区水源质量全年达到国家级湿地公园规定的标准。 大力实施候鸟保护工程 去年到现在,口泉河湿地公园建设人工鸟岛3处,新增候鸟栖息、繁衍地2000多平方米;新建候鸟无线视频监控1套,核心区候鸟保护监测实现全覆盖。 结合森林草原防火、封山禁牧工作,怀仁市政府出台《关于禁火禁牧禁猎的规定》,林业行政执法队伍联合基层公安派出所,定期、不定期摸排利用毒药、电击、捕鸟网等工具以及夜间照明狩猎等违法行为,引导市民高度关注候鸟的栖息生存,主动参与候鸟保护工作。 2023年以来,当地市民共救助各类候鸟38只,经林业部门专业救治,救助候鸟均成功放归自然,保护候鸟、珍爱候鸟已经成为当地市民的一致认知和共同行动。 以口泉河湿地公园为例,野生动物目前已达到5纲23目167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遗鸥、黑鹳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大天鹅、灰鹤、赤麻鸭等,口泉河湿地公园日渐成为珍稀候鸟乐而忘返的理想栖息地之一。 下一步,怀仁市将强化对野生动物保护人员的系统培训,提候鸟救助的专业化水平。同时,加大设施建设投资,在候鸟人工栖息地、监测功能的更新改造、植被的修复保护等方面,提供更多的项目和资金支持,持续推动候鸟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美丽怀仁、守护生态家园贡献更多力量。(完)(通讯员:熊质斌) 素材来源:怀仁市融媒体中心 内容编审:《中国周刊》融媒体中心/贺美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