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的写字楼,外卖小哥穿梭在冷清的街巷,地铁站里挤满赶早班的年轻人。这座城市从不缺努力的人,可真正被看见的又有几个? 朋友圈里刷到别人晒出的豪宅豪车,评论区全是羡慕。可谁又知道他们背后熬过的夜、受过的气?我认识个做直播的朋友,三年前还在便利店打工。现在账号粉丝过百万,可他说最怀念的还是当年不用熬夜剪片的日子。 去年年底公司裁员潮来得突然,老李在群里发了条消息:“明天开始带娃送外卖。”配图是电动车和头盔。群里沉默了几秒,有人调侃说终于能当老板了,其实大家都明白这背后的无奈。三个月后他告诉我,每天跑十五六个小时,但收入比上班翻了两倍。 朋友阿琳在互联网大厂干了八年,去年裸辞开烘焙坊。开业那天她发朋友圈:“从此要做幸福的贩卖者。”可才过了两个月我就接到她电话,声音沙哑地说房租快交不起了。上个月再去店里,发现她黑眼圈重得遮不住,但笑着给我端上新研发的栗子蛋糕。 有时候走在街上会看到穿西装打领手握咖啡的年轻人,他们的眼神里藏着焦虑。不是怕工作太累,是怕自己追不上时代的脚步。昨天在商场听见两个女孩聊天,一个说:“我要去考CPA了。”另一个叹气:“我也想改变,可每天下班只想瘫着刷手机。” 小区楼下开了家深夜食堂,老板娘四十多岁,以前是银行高管。有次聊起来她说:“辞职那年女儿刚上初中,家里人反对得厉害。但现在看着店里热气腾腾的样子,觉得值了。”她说话时正在给客人打包红烧肉,油光蹭到了围裙上。 前两天刷到个视频,二十岁的姑娘在深圳摆摊卖煎饼果子。镜头扫过她手上的冻疮,她说:“想攒钱考研。”弹幕飘过“真励志”,可我知道这不是鸡汤,是赤裸裸的生活。就像她说的:“站着赚钱的样子再难看,也比躺着等救济强。” 身边有个程序员兄弟,白天写代码晚上学英语。有回加班到半夜,他在朋友圈发:“今天学英语软件打卡第183天。”配图是泡面和笔记本电脑。半年后他跳槽去了外企,薪资涨了四成。 有时会想起大学同学小张,毕业时去了老家县城当公务员。前几天同学聚会,他说最近在学短视频运营。“单位里年轻人太少,感觉要被淘汰了。”他苦笑着说。可转念又兴奋起来:“你们帮我看看这个脚本能行吗?” 别再说什么岁月静好了,这个时代连呼吸都要用力。早上七点的地铁永远挤得像沙丁鱼罐头,外卖骑手们为了准时送达在车流里穿梭。我们都在负重前行,但这就是生活本来的模样。 那些深夜痛哭的经历,终将成为铠甲。就像某个博主写的:“你现在偷的懒,以后都会变成打脸的巴掌。”这话听着扎心,但确实如此。见过太多人年轻时贪图安逸,到头来被生活逼得走投无路。 所以啊,趁还能拼就放手一搏吧。哪怕遍体鳞伤,也好过苟且偷生。多年后再回头看,你会发现那些拼命挣扎的日子,才是人生最闪亮的时刻。 |